返回
列表
中国陶瓷故事(31)——宋瓷缘何达到中国陶瓷史的高峰
2024-03-06

宋代陶瓷生产盛况空前,“官、哥、汝、定、钧”五大名窑闪亮登场,景德镇窑、磁州窑、耀州窑、龙泉窑、建阳窑等自成风格,青瓷、白瓷、黑瓷,以及釉上彩、釉下彩制作技艺提高,达到中国陶瓷史的高峰,形成了影响中国陶瓷业未来数百年发展的基本格局。

图片

 

【宋瓷缘何达到中国陶瓷史的高峰】

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长期割据,宋初统治者宽减赋税,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,出现了许多繁荣的城市,以火药、指南针、活版印刷术发明为标志的科技促进了与此相关的陶瓷业的蓬勃发展,在以往邢窑、越窑的影响下,在京师与东南沿海一带的外贸港口附近,南北窑场星罗棋布,且各有地方特色。

图片

 

【宋代瓷质达到历史高标准】

虽然东汉时期我国就有了成熟的瓷器,但还不能大量地烧造具备透影性的瓷器。北宋时期景德镇等通过精细淘炼原料、控制烧成气氛,处理好光泽、白度、透明度的关系,烧制出白色、致密、不吸水和半透明胎骨的青白瓷,达到了明人宋应星在《天工开物》中提出“陶成雅器,有素肌玉骨之象焉”的高标准。

图片

《天工开物—陶埏》章节记载制瓷的书影

 

宋瓷在瓷质上的特点是以釉色肥厚、纹裂之俏,来表现至高至上的艺术境界,这与石灰碱釉的使用密切相关。从商代我国原始瓷就使用高温粘度低、釉面光泽强的石灰釉。宋代从北向南,逐步改用含钙量大为降低而钾、钠含量显著提高的石灰碱釉,高温粘度提高使釉厚而不致垂流,气泡不致过大而釉面光泽柔和,没有刺目的浮光,从而获得如玉般的丰满古雅风格。

 

【宋瓷的造型成为历来典范】

宋代陶瓷的造型有了很多新发展,例如碗有撇口、直口、唇口、葵瓣口、花口之分,洗有三足、五足、卧足等,形制端秀、朴素大方,美观实用,为后世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样式,至今仍值得借鉴。淳朴秀美的造型,绚丽多彩的釉色,千变万化的结晶和纹裂,将形态、色彩、纹理、光泽调和得恰如其分,达到科学技术与工艺美术表现的高峰。

图片

北宋  汝窑葵口高足碗

 

【化妆土的普遍应用】

由于选炼方法不精,早期制瓷并无配方,使用天然产出的瓷石、瓷土,烧成后出现污点。为了弥补这些缺陷,就用精选铁分少的白色瓷土挂在坯体上,然后挂釉,这种方法叫化妆法。宋代磁州窑在化妆土上剔划出各种花样,不仅起到增色作用,还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品种,为其它窑系所仿效。

图片

北宋 磁州窑剔刻花梅瓶尊

 

【推广覆烧法】

北宋时期定窑一改过去支钉垫烧法,在匣钵内多层覆烧,既增加了窑室装载量,节约了燃料,又使器物受热均匀、不易变型,中兴南渡后由定窑工匠传播到景德镇、德化等窑口,成为定窑白瓷和南方影青瓷的主要特征,促进了上述窑系的大量生产,增加了内外销量,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用得上瓷器。

图片

定窑支圈覆烧法演示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