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列表
王安维发言稿
2021-01-16

时间:2016年5月20日

地点: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100号国中陶瓷艺术馆

发言学者:王安维

主题:王隆夫家族陶瓷艺术作品展

内容如下:

 

     

    王安维:各位好。

    刘培金是我30年前的老师,去年我又拜读您一篇关于研究《周易》的文章,非常好!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父亲,我今年50多岁了,跟随他50多年了,我对他非常了解。我父亲他进行陶瓷创作,他更多要求我们画画就是画修养,他研读了很多历史故事,他说你要搞创作一定要在古典文学上去找营养,向生活去找营养。你们可以观察我父亲画的“达摩”,中国很多人画“达摩”都画成中国的老头,唯独我父亲告诉我说“达摩”是印度人,你要真实表现达摩就是印度人,所以我父亲画的达摩是一个印度人不是一个中国老头。所以他对于历史的把握非常好。所以刚才秦院长说我父亲画的人物没有一个一样的,确实是这样的,我父亲他更多的是读书,他拿一件作品放在桌子上,他可能观察这个瓶体一个月两个月他都不画画,一点都不画。他就去图书馆找资料,去看,去研究,最后出去一两个小时这个瓶子就出来了,但是他整个创作过程、思维过程是非常长的。所以我父亲他是一个很严谨的人。你看这本全集里边的印章,方寸之间,他非常严谨,他刻的印章被江西省所有的篆刻家都认为刻的非常好,方寸之间。刚刚邱老师他说他的瓶体,每一个面看上去都是正面,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,我父亲在搞创作的时候就是这么严谨,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另外我父亲他对我们小孩子的要求也不一样,我小时候我也喜欢画画,我父亲就不让我画画。他说你画画其实画一个杯画一个人物的形象很容易把握,关键你还是要多读书,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读到大学四年级都一直在读书。他认为画画根本就是画修养,而且他不允许我学他的形象,他说你要错开,他学了那么多年不让你学。我父亲他是具有那种眼光,他认为要错位,不停地他告诉你,他说景德镇有几个老艺术家,他们的子女把名字遮住仿佛就是他画的,他一直都是坚决反对我们去临摹、去抄袭。像我跟我姐姐搞创作,其实在他的基础上有他的影子,但还是不太一样的。

    我谈到的点点滴滴,下面让我姐姐补充一下。